关注每位学生是新课改实践的强烈要求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如果教师“看不见”后进生自然就会忽视他们的存在。这是新课改“为了一切学生”理念所不允许的。我们应关注每位学生,让他们成为鲜活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个体是我们语文教学发挥奠基作用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小学语文;关注学生;新课改;要求
课改号角已吹响多年,看重升学率、注重尖子培养的“应试”时代悄然淡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着眼点。小学阶段的语文作为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奠基学科,是为学生将来更生动发展奠定兴趣支撑和基本学力的培养平台,我们不能重蹈“应试教育”覆辙而仅以分数为取向,应秉持个性培养,应关注每位学生而有效落实“为了学生的一切”理念。那么,在语文实践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关注每一名学生,才能让他们在收获语文素养迅速提升的同时还有着快乐的学习体验呢?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那就要求我们爱心施教,运用新课改的新理念施教。
一、关注个体差异是关注每位学生的根本出发点
关注个体差异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出发点,传统教学,教师眼里只有优生,无后进生。这是新课改理念强烈否定的。人因差异而多样,教育因让后进发展而精彩。如果一位教师只能教优秀学生或优秀班级,而对后进生或所谓的差班就束手无策,就这样的老师就算不上一位好老师,更与优秀二字不相称。要明白,课堂上的每名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既不可替代也不可“一刀切”。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关注个体差异而施教,方法就是分层教学,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学习要求让相应学力的学生去自主学习,就可让关注个体差异的思想在语文教学中得以落实了。例如,《纸船和风筝》的学习目标设置我们就这样进行的,优秀学生不但要掌握本课“筝、鼠”等11个生字还要从中感悟识字方法,理解文本内容体验“拥有朋友”的幸福感。而后进学生就只掌握本课生字和“纸船、松果”等9个词语,对文本内容理解就不作硬性要求了。关注个体差异是教师对学情分析的尊重,是对学生的尊重。只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以主人的姿态与教师对话,才能使他们以最优化的发挥而自主建构。
二、激励赏识学生是关注每位学生的前提和关键
人不激不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更有把自己当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要。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容不下学生成绩低下,常对后进生默视,采取批评指责、挖苦歧视的教育方法,这是不爱心的。在新课改践行的今天,我们应激励赏识学生,这是关注每位学生的前提和关键,通过营造氛围、创设情境等方法,化严肃管理为趣味横生。在使课堂多一份趣味的同时还要使课堂具有很强的诱思性,能学生思维实际去激发他们思考的主动性,让他们在促进自我思维运转的同时体验到积极思考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后所给予的激励赏识评价。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把表扬送给正确回答的学生,其实应该对凡是有过深入思考的学生都要以拥有,有的虽然错了但可以感觉到他们是用心思考过的,我认为同样应该拥有获得教师激励的声音。只是我们教师为了赶进度常常在追求正确答案过程中对没有给出正确回答的学生“一笔带过了”。新课改下虽然也能见到教师的激励,但常常又很敷衍。特别是在创新回答某些问题时更容易出现这种做法,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四个太阳》的小结阶段时提出了一个“你还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太阳呢”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一个学生回答画一个不落下的太阳、一个学生说画一个水缸中的太阳。这两个答案虽说教材说的有一定出入,但我认为是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和认真观察的答案,更应该获得掌声,然而教师为了得到心中的答案而使他们创新淹没在一连串的指名回答中了。实际上,在这儿,我们可让那两个学生说说理由,教师也许会被他们的发言而拍手称赞。实践中,静下心来多了解学生这样说背后的思维方式,或许能找到关注每位学生更佳路径。
三、创设愉悦氛围是关注每位学生的良好策略
课堂对话是基于情感的信息交换,特别是有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认为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作为教学实践者应将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作为平时师生交往和对话实施的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在课堂对话时更要注重自由、宽松、民主、融洽课堂气氛的营造作为教学流程中一直不变的追求贯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其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既是我们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学习有效性提升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迅速完成任务而不把氛围营造看作是提效的必抓而放弃了,注意力易分散的小学生也常常在教师赶进度的过程中变得自由涣散,甚至心不在焉。这样的教学既没有关注每位学生又不能提效。教师再努力也不会事半功倍。因此,我认为我们应放慢教学的步子而将营造自由、宽松、民主、和谐、乐学的课堂教学氛围作为流程中不变有追求来实施,才能使学生真正持续地参与,并得到持续的语文教育。
总之,新课改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本着真正关注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就会主动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一点一滴的变化中看到自身教学努力的所带来的良好回报,就会更加积极去探寻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策略去促使高效课堂生成,从而把关注学生发展的愿望就变成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现实了。
参考文献:
[1]任雪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J].教育研究,2018年。
[2]王尚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关注学生个性发展[J].课外语文,2018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关注学生;新课改;要求
课改号角已吹响多年,看重升学率、注重尖子培养的“应试”时代悄然淡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着眼点。小学阶段的语文作为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奠基学科,是为学生将来更生动发展奠定兴趣支撑和基本学力的培养平台,我们不能重蹈“应试教育”覆辙而仅以分数为取向,应秉持个性培养,应关注每位学生而有效落实“为了学生的一切”理念。那么,在语文实践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关注每一名学生,才能让他们在收获语文素养迅速提升的同时还有着快乐的学习体验呢?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那就要求我们爱心施教,运用新课改的新理念施教。
一、关注个体差异是关注每位学生的根本出发点
关注个体差异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出发点,传统教学,教师眼里只有优生,无后进生。这是新课改理念强烈否定的。人因差异而多样,教育因让后进发展而精彩。如果一位教师只能教优秀学生或优秀班级,而对后进生或所谓的差班就束手无策,就这样的老师就算不上一位好老师,更与优秀二字不相称。要明白,课堂上的每名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既不可替代也不可“一刀切”。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关注个体差异而施教,方法就是分层教学,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学习要求让相应学力的学生去自主学习,就可让关注个体差异的思想在语文教学中得以落实了。例如,《纸船和风筝》的学习目标设置我们就这样进行的,优秀学生不但要掌握本课“筝、鼠”等11个生字还要从中感悟识字方法,理解文本内容体验“拥有朋友”的幸福感。而后进学生就只掌握本课生字和“纸船、松果”等9个词语,对文本内容理解就不作硬性要求了。关注个体差异是教师对学情分析的尊重,是对学生的尊重。只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以主人的姿态与教师对话,才能使他们以最优化的发挥而自主建构。
二、激励赏识学生是关注每位学生的前提和关键
人不激不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更有把自己当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要。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容不下学生成绩低下,常对后进生默视,采取批评指责、挖苦歧视的教育方法,这是不爱心的。在新课改践行的今天,我们应激励赏识学生,这是关注每位学生的前提和关键,通过营造氛围、创设情境等方法,化严肃管理为趣味横生。在使课堂多一份趣味的同时还要使课堂具有很强的诱思性,能学生思维实际去激发他们思考的主动性,让他们在促进自我思维运转的同时体验到积极思考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后所给予的激励赏识评价。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把表扬送给正确回答的学生,其实应该对凡是有过深入思考的学生都要以拥有,有的虽然错了但可以感觉到他们是用心思考过的,我认为同样应该拥有获得教师激励的声音。只是我们教师为了赶进度常常在追求正确答案过程中对没有给出正确回答的学生“一笔带过了”。新课改下虽然也能见到教师的激励,但常常又很敷衍。特别是在创新回答某些问题时更容易出现这种做法,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四个太阳》的小结阶段时提出了一个“你还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太阳呢”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一个学生回答画一个不落下的太阳、一个学生说画一个水缸中的太阳。这两个答案虽说教材说的有一定出入,但我认为是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和认真观察的答案,更应该获得掌声,然而教师为了得到心中的答案而使他们创新淹没在一连串的指名回答中了。实际上,在这儿,我们可让那两个学生说说理由,教师也许会被他们的发言而拍手称赞。实践中,静下心来多了解学生这样说背后的思维方式,或许能找到关注每位学生更佳路径。
三、创设愉悦氛围是关注每位学生的良好策略
课堂对话是基于情感的信息交换,特别是有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认为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作为教学实践者应将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作为平时师生交往和对话实施的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在课堂对话时更要注重自由、宽松、民主、融洽课堂气氛的营造作为教学流程中一直不变的追求贯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其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既是我们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学习有效性提升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迅速完成任务而不把氛围营造看作是提效的必抓而放弃了,注意力易分散的小学生也常常在教师赶进度的过程中变得自由涣散,甚至心不在焉。这样的教学既没有关注每位学生又不能提效。教师再努力也不会事半功倍。因此,我认为我们应放慢教学的步子而将营造自由、宽松、民主、和谐、乐学的课堂教学氛围作为流程中不变有追求来实施,才能使学生真正持续地参与,并得到持续的语文教育。
总之,新课改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本着真正关注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就会主动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一点一滴的变化中看到自身教学努力的所带来的良好回报,就会更加积极去探寻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策略去促使高效课堂生成,从而把关注学生发展的愿望就变成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现实了。
参考文献:
[1]任雪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J].教育研究,2018年。
[2]王尚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关注学生个性发展[J].课外语文,2018年。
THE END
二维码
文章目录
关闭
共有 0 条评论